努力,是最不值得炫耀的東西
為你免費答疑
考研期間,總會時不時聽到有人說“我很努力了,我天天起早貪黑,努力了大半年,自己都被自己感動了,我已經(jīng)盡力了。”作為外人,我們對別人的努力無法評價。但是今天的這幾個小故事讓我對“努力”有了新的認識。一直覺得“努力”是很雞湯的話題,畢竟呼喊“我們很年輕啊,要努力”的人太多太多,以至于我們僅僅被自己的聲音感動,而在呼喊戛然而止的時候顯得無所適從。
今天想說的是忽然的一些思考。哪怕和我之前的一些觀點有些違背甚至打臉,我也覺得是好的,這是令人欣慰的自我推翻。
(一)
有次收作業(yè),打開qq對話框,發(fā)現(xiàn)一個同班同學剛更新了簽名:“努力是最不值得炫耀的東西。”
我盯著這句話看了好久,覺得眼前的十二個字真是酸爽,啪啪啪打了朋友圈里好些個“熟人”的臉。
這姑娘在我隔壁宿舍,正準備考研。平時交流不算多,也就是去她們宿舍玩的時候才聊上兩句,倒是常常在圖書館碰面,她性格直爽,愛說話,但是印象中總是坐在那里獨自看書或者寫作業(yè)的樣子,是班上為數(shù)不多的學霸之一。她的努力很沉默,沒有絲毫炫耀的意味,平時也不算太活躍,但是每當想起來她的時候,是滿懷肯定意味的。
你的朋友圈里一定有那樣一些人,滿屏正能量,一張自拍配一句自我勉勵的話,笑得十分的美。
并不是對于他人的自我勉勵進行苛責,而是時常見到許多背書打卡忽然之間消失蹤影,曬了三天圖書館的座位和考級卷子之后忽然又返回原狀。
努力本來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是一個年輕人應該有的狀態(tài),無奈漸漸有了表演的態(tài)勢,就漸漸意味單薄了起來。
這幾年的摸爬滾打讓我懂得的一個樸素道理就是,少說多做。結果其實并不比過程無意義。
給自己一個完整的交代,給別人一個驚艷的結果,成就感遠大于無數(shù)個長篇贅述后的自我感動。
(二)
想起以前有個學妹告訴我,自己已經(jīng)過了那種泡圖書館一定要發(fā)條朋友圈紀念一下的講究“儀式感”的年紀了。
她說:“來圖書館看書的前兩天,覺得特別的有成就感,就情不自禁地想‘炫耀’一下。但是當來圖書館成了習慣,根本就不好意思發(fā)朋友圈了,或者說覺得一點意義都沒有了。”
我笑,這就像每天去食堂吃早餐的同學并不覺得有什么特別的,但是基本不吃早餐的同學,偶爾去了一次食堂,才會發(fā)個朋友圈說“我今天竟然去食堂菜早餐了耶”。
過程通常是不具備說服力的,它沉悶,平凡,日復一日,根本不起眼,沒有人覺得有什么值得可圈可點的。偶爾自我鼓勵鼓勵就好,沒必要當作天大的事情自我感動,不要把自己的辛苦看得那么重要,年輕人嘛大多數(shù)時間都是累的,一遍罵著娘一遍把事情做完的,被我們過度提及的“努力”二字,其實門檻很低,并不是我有你沒有的奢侈品,其實人人都可以做到。其實它稀松平常,和其他人的別無二致。
(三)?
今天看見朋友發(fā)朋友圈說自己正在一個爬坡期。我很喜歡這樣一個比喻,帶著一些阻力前進的時刻,恰好是最讓人勞累又清醒的。大家都有各自的選擇,在自己認定的那條路上匍匐向前,沒有可比性。
努力這種東西吧,只要有了渴望和意愿,人人都會,他并不是值得佩戴在身上標榜的徽章。努力是每個人的必需品,不能缺少,但努力不是奢侈品,數(shù)量有限。你很努力,別人也可以很努力,你多留一點汗水,并沒有高貴多少。
索性就帶著自己的小目標,一步一步地走下去吧,和自己比,一點一點地向前進,慢慢地雕刻自己,就像我之前說的哪句話:“畢竟比昨天的自己變得更好是一件多么讓人上癮的事情?。?rdquo;對吧?
我覺得那些未曾來到的,正在日益清晰的,從心底升騰出來的渴望,以及那種始終野心勃勃的進取狀態(tài),才是一個人不加炫耀卻能格外耀眼的光環(huán)。
共勉。
文章來源:維安記(ID:weianno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