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湖南中醫(yī)藥大學西醫(yī)綜合研究生考試大綱 正文
湖南中醫(yī)藥大學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
西醫(yī)綜合考試大綱
I、考試性質
全國研究生入學考試醫(yī)學綜合科目(簡稱西醫(yī)綜合)是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臨床醫(yī)學(學碩)、基礎醫(yī)學、中西醫(yī)結合(學碩)專業(yè)的碩士研究生而設置具有選拔性質的全國統(tǒng)一入學考試科目,其目的是科學、公平、有效地測試考生是否具備繼續(xù)攻讀碩士學位所需要的醫(yī)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評價的標準是高等學校醫(yī)學、生物學等專業(yè)優(yōu)秀本科畢業(yè)生能達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擇優(yōu)選拔研究生,確保碩士研究生的招生質量。
II、考查目標
西醫(yī)綜合考試范圍為生理學、生物化學、醫(yī)學免疫學、微生物學、病理學、病理生理學。要求考生比較系統(tǒng)地理解和掌握醫(yī)學的基本理論知識,并能理論聯(lián)系實際;能夠運用醫(yī)學的基本理論和醫(yī)學原理,有較好的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適應攻讀臨床醫(yī)學(學碩)、基礎醫(yī)學、中西醫(yī)結合(學碩)專業(yè)碩士學位課程之需要。
III、考試形式和試卷結構
一、試卷滿分及考試時間
本試卷滿分為300分,考試時間為180分鐘。
二、答題方式
答題方式為閉卷、筆試。
三、試卷內容結構
生理學占61.5分 生物化學占61.5分 醫(yī)學免疫學占38.5分
微生物學占38.5分 病理學占61.5分 病理生理學占38.5分
四、試卷題型結構
A型題第1-80題,每小題1.5分,81—122小題,每小題2分,共204分
B型題第123-162題,每小題1.5分,共60分
X型題第163-180題,每小題2分,共36分
IV、考查內容
一、《生理學》部分
第一章緒論
掌握:內環(huán)境、穩(wěn)態(tài)、負反饋和正反饋的概念,人體功能調節(jié)方式。
第二章細胞的基本功能
掌握:細胞膜的跨膜物質轉運方式及其特點;靜息電位和動作電位的概念
及產生機制,動作電位的傳導,閾值和閾電位;骨骼肌神經-肌肉接頭處的
興奮傳遞。
第三章血液
掌握:血漿膠體滲透壓和血漿晶體滲透壓的組成和作用;各類血細胞的生理功能及紅細胞生成調節(jié),生理性止血,血液凝固的基本過程;ABO血型和Rh血型的分型原理和特點,輸血原則。
第四章血液循環(huán)
掌握:心臟泵血功能的機制、評價指標及影響因素;心室肌細胞的生物電現(xiàn)象及形成機制;心肌的生理特性;動脈血壓的形成、正常值及影響因素,組織液的生成及影響因素,中心靜脈壓,微循環(huán)的血流通路;心交感神經、心迷走神經和交感縮血管神經的遞質、受體及作用,延髓心血管中樞,頸動脈竇和主動脈弓壓力感受性反射及其生理意義,頸動脈體和主動脈體化學感受性反射。
第五章呼吸
掌握:肺通氣的原理,胸膜腔內壓形成與意義,表面活性物質的來源、作用與意義,肺通氣功能的評價(時間肺活量和肺泡通氣量);氣體交換的原理和影響肺換氣的因素;氣體在血液中運輸的形式;肺牽張反射的概念、過程及意義,化學感受器性反射(動脈血二氧化碳分壓、氧分壓和氫離子濃度變化對呼吸的影響、作用途徑及意義)。
第六章消化和吸收
掌握:消化(機械性和化學性消化)和吸收的概念,消化道平滑肌的生理特性,消化道活動的神經支配及作用;胃液的性質、成分和作用,消化期胃液分泌的調節(jié)及其特點,胃的排空及其控制;胰液和膽汁的性質、成分、作用和分泌的調節(jié),小腸的運動形式;吸收的主要場所。
第七章能量代謝與體溫
掌握:影響能量代謝的因素,基礎代謝和基礎代謝率,體溫的概念及其正常變動,機體的產熱和散熱過程。
第八章尿的生成與排出
掌握:腎血液循環(huán)的特征及腎血流量的調節(jié);腎小球的濾過功能;水、氯化鈉、葡萄糖和碳酸氫根的重吸收;抗利尿激素,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tǒng)的作用及分泌調節(jié)。
第十章神經系統(tǒng)
掌握:神經纖維傳導和軸漿運輸;化學性突觸傳遞過程和影響因素;外周神經遞質和受體系統(tǒng);反射中樞及興奮傳遞特征;特異性和非特異性投射系統(tǒng)的特征和功能;脊髓對姿勢反射的調節(jié),腦干對肌緊張的調節(jié),大腦皮層運動區(qū)、小腦對軀體運動的調節(jié)。
第十一章內分泌
掌握:激素的概念,激素的作用機制,幾種主要激素(生長激素,甲狀腺激素,腎上腺糖皮質激素,胰島素等)的生物學作用及其分泌調節(jié)等。
參考教材:王庭槐主編,《生理學》,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第9版。
二、《生物化學》部分
第一章生物大分子的結構和功能
掌握:
1.組成蛋白質的20種標準氨基酸的化學結構特點和分類。
2.氨基酸的理化性質。
3.肽鍵和肽概念、谷胱甘肽。
4.蛋白質的一級結構、二級結構、維持蛋白高級結構的化學鍵。
5.蛋白質的理化性質(兩性解離、沉淀、變性、凝固及呈色反應等)。
6.核酸分子的組成,DNA和RNA的主要嘌呤和嘧啶堿,核苷酸的組成。
7.核酸的一級結構、DNA的二級結構特點,核酸的功能。
8.核酸的變性、復性。
9.核酸雜交及應用。
10.酶的基本概念,全酶、輔酶和輔基,酶的活性中心。
11.酶抑制的類型和特點。
第二章物質代謝及其調節(jié)
掌握:
1.生物氧化的特點。
2.呼吸鏈的組成,兩條呼吸鏈的排列順序,氧化磷酸化和底物水平磷酸化的概念。
3.胞漿中NADH的氧化方式。
4.糖酵解過程、意義及調節(jié)。
5.糖有氧氧化過程、意義及調節(jié),能量的產生。
6.糖異生過程關鍵酶。
7.血糖的來源和去路。
8.糖原合成過程中的關鍵酶。
9.脂肪酸β-氧化過程及關鍵酶。
10.脂肪酸合成過程的關鍵酶。
11.酮體的概念、酮體的意義。
12.膽固醇合成途徑關鍵酶,膽固醇的轉化。
13.血漿脂蛋白的分類和生理功能。
14.氨基酸的一般代謝(體內蛋白質的降解,氧化脫氨基,轉氨基及聯(lián)合脫氨基)。
15.體內氨的來源和轉運。
16.一碳單位的定義、來源、載體和功能。
17.甲硫氨酸、苯丙氨酸與酪氨酸代謝與疾病關系。
18.尿素生成的部位和關鍵酶。
第三章基因信息的傳遞
掌握:
1.DNA復制的基本特征。
2.DNA復制的酶和基本過程。
3.逆轉錄的概念、逆轉錄酶、逆轉錄的過程。
4.DNA的損傷(突變)類型及修復方式。
5.RNA的生物合成(轉錄的模板、酶及基本過程)。
6.RNA生物合成后的加工修飾。
7.蛋白質生物合成過程。
8.細胞信息傳遞的概念,信息分子和受體,膜受體和胞內受體介導的信息傳遞。
第四章生化專題
掌握:
1.生物轉化的類型。
2.黃疸的類型、產生的生化基礎。
第五章分子生物學專題
掌握:
1.PCR的原理。
2.westernblot的原理。
3.核酸雜交的原理。
參考教材:周春燕,藥立波主編,《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第9版。
三、《醫(yī)學免疫學》部分
第一章免疫學概論
掌握:免疫的概念,免疫系統(tǒng)的組成與基本功能,免疫應答的種類和特點。
第二章免疫器官和組織
掌握:中樞免疫器官骨髓和胸腺的功能,外周免疫器官淋巴結、脾臟和黏膜相關淋巴組織的功能,淋巴細胞歸巢與再循環(huán)的概念。
第三章抗原
掌握:抗原的概念及基本特性,抗原表位的概念和分類,TD-Ag、TI-Ag的概念及區(qū)別,醫(yī)學上重要的抗原,共同抗原及交叉反應,影響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超抗原和佐劑的概念及特點。
第四章抗體
掌握:抗體和免疫球蛋白的概念,抗體的結構(基本結構、恒定性、可變區(qū)、功能區(qū)、酶解片段)及對應的功能;五大類抗體的特性和功能特點,單克隆抗體的概念及特點。
第五章補體系統(tǒng)
掌握:補體的概念,補體三大激活途徑的關鍵分子和步驟(起始物、激活物、C3轉化酶、C5轉化酶、共同末端通路等),補體的生物學意義,補體與疾病的關系。
第六章細胞因子
掌握:細胞因子的概念、分類以及六類細胞因子的生物學活性。
第七章白細胞分化抗原和黏附分子
掌握:白細胞分化抗原的概念及功能,分化群和黏附分子的概念。
第八章主要組織相容性復合體
掌握:MHC、HLA的概念,經典的HLA-Ⅰ類及Ⅱ類基因,HLA分子的分類及分布,HLA分子的功能,HLA與臨床醫(yī)學的相關性。
第九章B淋巴細胞
掌握:B細胞表面重要分子的種類及功能,B細胞分類及功能。
第十章T淋巴細胞
掌握:T細胞表面重要分子的種類及功能,T細胞的分類及功能。
第十一章抗原提呈細胞與抗原的加工及提呈
掌握:抗原提呈細胞的概念,樹突狀細胞的特點,內源性抗原和外源性抗原的加工和提呈的特點。
第十二章T淋巴細胞介導的適應性免疫應答
掌握:免疫應答的概念、過程及類型,T細胞對抗原識別過程,T細胞活化的雙信號,效應性T細胞的生物學作用。
第十三章B淋巴細胞介導的特異性免疫應答
掌握:B細胞對TD抗原的免疫應答,抗體產生的一般規(guī)律。
第十四章固有免疫系統(tǒng)及其介導的應答
掌握:固有免疫應答的概念及固有免疫系統(tǒng)的組成,模式識別受體和病原體相關模式分子的概念,巨噬細胞和NK細胞的特點及功能,固有免疫應答的作用時相及特點。
第十八章超敏反應
掌握:超敏反應的概念、分型,Ⅰ型超敏反應的發(fā)病機制、臨床常見疾病及防治原則,各型超敏反應的參與成份、分類依據、特點及臨床常見疾病。
第二十五章免疫學防治
掌握:免疫預防相關的概念,免疫預防常用制劑及特點,分子治療、細胞治療常用制劑、原理與用途。
四、《微生物學》部分
第一章緒論
1.微生物種類與分布。
第二章細菌學
1.細菌的大小與形態(tài)、細菌的基本結構(革蘭陽性菌與革蘭陰性菌細胞壁的結構及特點、細菌的特殊結構及其功能)。
2.細菌的生長繁殖方式及生長曲線。
3.細菌合成代謝產物種類。
4.消毒滅菌的概念;熱力滅菌法的種類、原理、應用范圍;紫外線和濾過除菌法的原理及用途。
5.正常微生物群概念與生理作用、條件致病菌的概念及致病條件。
6.細菌侵襲力的構成因素(黏附素、莢膜、侵襲性物質、生物被膜),內毒素與外毒素的區(qū)別、外毒素的種類。
7.細菌感染的類型。
8.金黃色葡萄球菌、A群鏈球菌致病性(致病物質與所致疾病)。
9.志賀菌、沙門菌屬致病性(致病物質與所致疾?。?。
10.破傷風梭菌致病性(致病物質、致病條件、所致疾?。?。
11.結核分枝桿菌的生物學性狀與所致疾病。
12.肺炎球菌、腦膜炎奈瑟球菌、淋病奈瑟球菌、霍亂弧菌、幽門螺桿菌致病性。
第三章病毒學
1.病毒的的大小、形態(tài)、化學組成與基本結構。
2.病毒的復制周期的5個階段,頓挫感染、缺陷病毒及干擾現(xiàn)象的概念。
3.病毒對宿主細胞的直接作用。
4.病毒感染的類型。
5.病毒的分離與鑒定常用方法。
6.流感病毒的生物學性狀、分型與變異。
7.乙型肝炎病毒的形態(tài)、抗原組成及傳播途徑。
8.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的傳播途徑、致病機制。
9.狂犬病毒的生物學性狀、傳播途徑。
10.皰疹病毒的感染類型。
第四章真菌學
1.真菌的形態(tài)和結構特點、培養(yǎng)特性及抵抗力。
2.白假絲酵母菌生物學特征及致病性、新型隱球菌致病性及微生物學檢查。
參考教材:李凡,劉晶星主編,《醫(yī)學微生物學》,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第8版。
五、《病理學》部分
緒論
掌握:病理學的研究對象和任務、病理學的基本內容、病理學在醫(yī)學體系中的地位、病理學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細胞、組織的適應與損傷
1.掌握細胞水腫、脂肪變性、玻璃樣變的概念、分型及病變特點。
2.掌握壞死的類型、病變特點,壞死與凋亡的區(qū)分。
3.熟悉萎縮、肥大、增生、化生的概念和病變特點。
第二章?lián)p傷的修復
1.掌握肉芽組織的概念、病變特點和作用。
2.熟悉不同細胞的再生潛能。
第三章局部血液循環(huán)障礙
1.掌握淤血、血栓形成、栓塞、梗死的概念、病變特點及后果。
第四章 炎癥
1.掌握炎癥的概念、炎癥局部的基本病變和各類炎癥的病變特點。
2.熟悉炎癥的局部表現(xiàn)、全身反應和結局。
第五章 腫瘤
1.掌握腫瘤的概念,腫瘤的異型性、腫瘤的生長與擴散、良性腫瘤與惡性腫瘤的區(qū)別、腫瘤的命名原則、癌與肉瘤的區(qū)別。
2.熟悉腫瘤對機體的影響。
第九章 心血管系統(tǒng)疾病
1.掌握動脈粥樣硬化、冠心病、高血壓病、風濕病的病理變化,并發(fā)癥及后果。
2.熟悉感染性心內膜炎、心瓣膜病的病理變化。
第十章呼吸系統(tǒng)疾病
1.掌握大葉肺炎、小葉及肺炎的病理變化、臨床病理聯(lián)系、結局及并發(fā)癥。
2.熟悉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及慢性肺源性心臟病的病理變化。
3.熟悉鼻咽癌、肺癌的病理變化。
第十一章 消化系統(tǒng)疾病
1.掌握消化性潰瘍病、病毒性肝炎、門脈性肝硬化的病理變化、臨床病理聯(lián)系和并發(fā)癥。
2.熟悉慢性胃炎的病理變化。
3.熟悉食管癌、胃癌、肝癌、大腸癌的病理變化。
第十三章 泌尿系統(tǒng)疾病
1.掌握腎小球腎炎的基本病理變化,各型腎小球腎炎的病變特點,臨床病理聯(lián)系和結局。
2.熟悉腎盂腎炎的病理變化。
第十四章 生殖系統(tǒng)和乳腺疾病
1.掌握宮頸上皮非典型增生、原位癌和宮頸癌的病變特點。
2.熟悉葡萄胎、侵蝕性葡萄胎和絨毛膜癌的病變特點及區(qū)別。
3.熟悉乳腺癌的病理類型及病變特點。
4.熟悉慢性宮頸炎、子宮內膜增生癥、子宮內膜異位的病變特點。
第十五章內分泌系統(tǒng)疾病
1.掌握彌漫性非毒性和毒性甲狀腺腫病因、發(fā)病機理及病理變化。
2.熟悉甲狀腺腫瘤的病理變化。
第十六章神經系統(tǒng)疾病
1.掌握流行性腦脊髓膜炎及流行性乙型腦炎的基本病理變化。
2.熟悉流行性腦脊髓膜炎及流行性乙型腦炎病因、發(fā)病機理和常見并發(fā)癥。
第十七章 感染性疾病
1.掌握結核病、傷寒、細菌性痢疾的病理變化,臨床病理聯(lián)系和結局。
2.掌握血吸蟲病、阿米巴病的病理變化。
參考教材:步宏,李一雷主編,《病理學》,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第9版。
六、《病理生理學》部分
第二章疾病概論
1、掌握健康、疾病、亞健康的概念,疾病發(fā)生的原因、條件和誘因,疾病發(fā)生發(fā)展的一般規(guī)律,基本機制,傳統(tǒng)死亡和腦死亡的標志及判定標準。
2、掌握康復、腦死亡的概念。
第三章水、電解質代謝平衡與紊亂
1、掌握水、鈉代謝障礙的分類和概念、產生原因、機制及和對機體的影響,以及主要的防治措施。
2、掌握脫水的概念、發(fā)病機制及各類水腫的特點。
3、掌握水腫的概念及血管內外液體交換失衡、鈉水潴留在水腫發(fā)生中的作用,及各類水腫的特點、機制;
4、掌握高鉀血癥和低鉀血癥的概念,發(fā)生原因、代謝規(guī)律和機制及其對機體的影響。
第四章酸堿平衡與酸堿平衡紊亂
1、掌握酸堿平衡的概念、酸堿物質的來源和酸堿平衡的調節(jié)。
2、掌握反映酸堿平衡狀況的常用指標及其意義(包括pH、標準碳酸氫鹽和實際碳酸氫鹽、緩沖堿、堿剩余、陰離子間隙)。
3、掌握酸堿平衡紊亂的概念及其分類。
4、掌握四種單純性酸堿平衡紊亂的原因、發(fā)病機制、機體代償性調節(jié)、對機體的影響。
5、掌握分析酸堿平衡紊亂病例的基本思路和規(guī)律,以及如何運用四種代償公式對雙重酸堿平衡紊亂做出正確判斷。
第七章缺氧
1、掌握缺氧的概念和常用的血氧指標。
2、掌握各類缺氧的概念、病因、發(fā)病機制、血氧變化和皮膚、黏膜顏色變化的特點。
3、掌握缺氧時機體的功能代謝變化。
第九章應激
1、掌握應激和應激原的概念。
2、掌握應激的神經內分泌及細胞反應。
3、掌握應激性潰瘍的定義和發(fā)病機制。
第十二章缺血-再灌注損傷
1、掌握自由基、活性氧、缺血再-灌注損傷、鈣超載、無復流現(xiàn)象和呼吸爆發(fā)的概念。
2、掌握缺血-再灌注損傷的發(fā)生機制。
第十三章休克
1、掌握休克的概念、常見原因和病因學分類。
2、掌握休克的起始環(huán)節(jié),休克各期的微循環(huán)變化、機制和臨床表現(xiàn)。
3、掌握休克時機體功能代謝與功能變化。
第十四章彌散性血管內凝血
1、掌握彌散性血管內凝血的概念、原因、發(fā)病機制。
2、掌握幾個重要概念:DIC、組織因子途徑抑制物、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貧血、裂體細胞、FDP、D-二聚體、魚精蛋白副凝實驗。
3、掌握彌散性血管內凝血的功能代謝變化及其發(fā)生機制。
第十五章心功能不全
1、掌握心力衰竭、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肌改建、向心性肥大、離心性肥大、高輸出量性心力衰竭等概念。
2、掌握心肌收縮能力和舒張能力降低的主要機制。
第十六章肺功能不全
1、掌握呼吸衰竭、限制性通氣不足、阻塞性通氣不足、等壓點、彌散障礙、通氣血流比例失調、靜脈血摻雜(功能性分流)、死腔樣通氣、真性分流、成人呼吸窘迫綜合征(ARDS)、肺性腦病、肺源性心臟病的概念。
2、掌握呼吸衰竭的發(fā)病機制和血氣變化特點。
3、掌握呼吸衰竭時機體的機能代謝變化。
4、掌握成人呼吸窘迫綜合征的發(fā)生機制。
第十七章肝功能不全
1、掌握肝性腦病的概念和發(fā)病機制。
2、掌握決定和影響肝性腦病發(fā)生的因素。
3、掌握肝性功能性腎衰竭的概念和發(fā)生機制。
第十八章腎功能不全
1、掌握腎功能不全、急慢性腎功能不全與尿毒癥的定義。
2、掌握急性腎功能不全的病因分類、發(fā)病機制。
3、掌握慢性腎功能不全的發(fā)病機制、功能代謝變化及其機制。
參考教材:王建枝、錢睿哲主編,《病理生理學》,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第九版
湖南中醫(yī)藥大學
添加湖南中醫(yī)藥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湖南中醫(yī)藥大學考研分數線、湖南中醫(yī)藥大學報錄比、湖南中醫(yī)藥大學考研群、湖南中醫(yī)藥大學學姐微信、湖南中醫(yī)藥大學考研真題、湖南中醫(yī)藥大學專業(yè)目錄、湖南中醫(yī)藥大學排名、湖南中醫(yī)藥大學保研、湖南中醫(yī)藥大學公眾號、湖南中醫(yī)藥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湖南中醫(yī)藥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本文來源:
http://m.lyhuahuisp.com/hnucm/cankaoshumu_409233.html